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的日期不明确但有临床表现,而且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的病状。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恶心、腹胀、乏力、肝区疼痛等症状。疾病都是有病因的,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因子,即HBV(乙型肝炎病毒)。
第一、家族性的传播
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传播,如果母亲的乙肝E抗原为阳性,所生子女如果没有注射乙肝疫苗的话,大都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。而且精液中可以检测出乙肝病毒,所以会通过性传播,这也是造成乙肝携带者居多且集中的原因,具有家庭聚集性。
第二、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
胎儿或者新生儿的抵抗力很弱,很容易就受病毒的感染,一旦感染乙肝病毒,大约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可能性成为慢性病毒的携带者。如果儿童感染的话,百分之二十的可能性成为慢性病毒的携带者。若是成人感染了乙肝病毒,只有大约百分之六左右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。
第三、缺乏预防乙肝的感染的意识
一出生就打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主要措施,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预防意识的缺失,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,这样就使得大范围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,从而导致慢性病例逐渐增多。现在大部分人都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,只有自己感到难受的疾病人们才会注意,所以对于这些初始症状轻微的疾病他们都不以为然,等到病情加重他们才后悔不已。
第四、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病毒
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,而感染病毒。抵抗力低下者,在不知情的情况下,病毒会趁虚而入,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。
上面四种都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原因,当然,这只是一部分原因,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,会有不同的病因来导致疾病,所以积极做好预防措施,是我们的重中之重,大家一定不要等到病情演变为不可补救的时候才知道后悔。
上一篇:宝宝如何才能做好早期教育
下一篇:小心女性杀手乳腺癌 症状有哪些